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5月, 2017的文章

梅核氣,反覆久咳咳不停?

近日門診上常有患者表示咽喉梗阻咳嗽,前來門診治療。表示喉嚨這口痰,吞不下又咳不出,實在是很困擾,到處檢查就診也查無特別的病灶,十分煩惱。 這樣的咽炎,常常診斷為慢性咽炎,治療的方法在主流醫學上的藥物治療有時相對療效較不顯著,而病人往往繞了一圈後會前來中醫門診就診。 臨床上我們通常會就症狀來做適當的治療,有時後病人是因為胃食道逆流灼傷食道導致,有時後是因為鼻涕倒流而引發,也有說太多話飲水過少導致比較乾燥刺激而引發的咳嗽,還有一些是因為情緒壓力而引發。重點是在診斷上必須找到病因而施以適當的藥物以及生活衛教。 在生活上建議晚餐飯後如口不渴則減少飲水量及進食,尤其是睡前兩小時不要在進食。 在心情上保持輕鬆,飯後適當的散步運動也能使胃腸蠕動較佳加速胃排空而減低胃酸逆流的發生。 通常患者在真正找到病因處理以後感到明顯的改善,而擺脫這個惱人的症狀。 這種咽喉梗阻感,在中醫古籍《金匱要略》中有很形象化的敘述:「婦人咽中如有炙臠,半夏厚朴湯主之。」就是說這個婦女的喉嚨中好像有一塊燒肉一樣去不掉。而在書中提到的半夏厚朴湯則是常常使用在針對這個症狀的治療方劑,但臨床上針對此症狀的治療則往往不限於這個方劑,此方對於情緒緊張的病人搭配適當的清熱藥或是養陰藥物對於現代人有較佳的效果。南京中醫藥大學的黃煌教授則利用此方合方梔子厚朴湯或四逆散成為他常用的驗方八味除煩湯以及八味解鬱湯。通常針對胃食道逆流造成的慢性咽炎擇證選用可以取得不錯的效果。但如果遇到鼻涕倒流或者過敏性鼻炎的患者則需要另選適當的方劑解決病因才是正治。 此外,還有咽喉乾燥引發的慢性咽炎,此種類型的患者,劉醫師喜歡選用麥門冬湯做為治療,麥門冬湯主治大逆上氣,咽喉不利,對於此種慢性咽炎的養陰效果很不錯,但如果是陰虛較嚴重的患者,往往科學中藥的潤燥效果較差,使用煎劑的潤燥效果較好。人參價昂可用北沙參兼取其養肺陰,酌加桑葉、枇杷葉、故紙花等疏肝潤咽止咳,會取得較好的療效。 門診時間以及診所地址

中暑雜談

    近日高雄天氣炎熱,門診上常常有病人一入診間,便說他好像中暑了,週身痠痛無力,頭暈頭重,但喝青草茶,喝飲料反而越來越不舒服。劉醫師說這個症狀有別於一般俗稱的中暑,現代人由於冷氣方便,夏天在室內仍處於舒適的溫度並不會流汗,一到室外面對高溫則毛孔大開,開始流汗,但往往沒有擦乾汗就又進入冷氣房。導致寒冷之氣使毛孔快速閉起,本來應當流出的汗發不出鬱滯在體表,進而導致的是一個陰暑的症狀,並不是一般的中暑(陽暑) ,病人通常在劉醫師給予一些解表發汗的藥物使病人汗發出來以後反覺通體舒暢,直呼原來中暑不見得一定要喝青草茶阿!      以前人並無冷氣冰箱冷飲這些設備,夏天乘涼飲冰導致陰暑症狀者不少,更何況現今天氣悶熱且冷飲冷氣方便,反倒導致出現陰暑症狀的人於門診更為常見,中醫學是一門順應時令與社會文化的醫學,面對如今的社會變遷,陰暑出現的比例反而上升了。我們中醫在現代的社會,必須從古代人經驗中找尋適應現代社會文化的醫療模式。 延伸閱讀     中醫古書《時病論》中即有提到:「 長夏傷暑,有陰陽之别焉。 夫陰暑之爲病,因于天氣炎蒸,納涼于深堂大廈,大扇風車得之者,是靜而得之之陰證也。其脈浮弦有力,或浮緊,頭痛惡寒,身形拘急,肢節疼痛而心煩,肌膚大熱而無汗。 此爲陰寒所逼,使周身陽氣不得伸越。 又有陽暑之病,緣于行旅長途,務農田野,烈日下逼得之者,是動而得之之陽證也。其脈浮洪有力,或洪數,面垢喘咳,壯熱心煩,口渴欲飲,蒸蒸自汗。此爲炎熱所蒸,使周身中外皆熱。」      張介賓曰:「 陰暑證,或在于表,或在于裏,惟富貴安逸之人多有之,總由恣情任性,不慎風寒所致也。 陽暑證,惟辛苦勞役之人多有之,由乎觸冒暑熱,有勢所不容 已也。然暑熱逼人者,畏而可避,可避則犯之者少;陰寒襲人者,快而莫知,莫知則犯之者多。故凡有病暑者,陽暑多不見,而陰暑居其八、九。今之人治暑者,但見發熱頭痛等證,則必曰此中暑也,而所用無非寒涼,其不達也亦甚矣。」 門診時間以及診所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