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真君脈訣 卷五
第五篇
婦人小兒之脈
按:此篇主要內容也不多,教你怎麼把孕脈,還教你把雙胞胎。小兒脈那邊簡單易懂,可以作為參考。
鬼真君曰:陰陽原無二道,男女何有殊形,五臟相同,不必兩分彼此,三部亦一,寧須各論參差。唯受妊成胎獨殊男子,故辨妊論孕更別婦人。
尺中脈滑,女經不調且有帶淋之病;
關中脈澀,天癸已斷甯非鬱塞之屙;
左寸滑而左尺大,懷子之兆;左尺數而左關微,有兒之征;左寸帶縱,兩男之祥;右寸帶縱,兩女之喜;左關左尺脈皆大,心脈流利必三男;右關右尺脈皆大,心脈流利必三女;然三部有一部之滯,未宜遽許為胎;各脈無一脈之順,何敢輕言是孕;
子死母存,尺浮而寸沉;母亡而子活,尺澀而寸伏;蓋子系於腎,尺浮則子無生氣;母系於肺,寸沉則母有生機;子系於尺,尺澀而子之氣不散;母系於寸,寸浮而母之根已離;
沉細之脈,胎欲離經;浮滑之脈,胞將即產;腹疼腰痛,定然即降;漿來胞破,未可言生;身重體寒,面目又青,脈無可畏;心煩血燥,舌兼黑脈斷堪憂;子母難留,唇口沫出;娘兒全活,面鼻顏黃;
新產脈緩,自存胃氣;新產脈滑,未損脾陰;實大既形,定非佳信;弦急兼現,豈是庥祥;沉小實為順候,澀促半作逆觀;脈微何足害,尚可回陽;脈洪反宜愁,最嫌逆冷;
婦人之脈若此,小兒之診若何?三部不妨俱數,只慮沉遲;六經各喜均長,翻嫌細小;惟弦緊不可驟揚,恐來風邪之祟;更虛濡不宜常見,虞多水氣之殃;急脈形於指下,嘔吐而腹痛難痊;大脈浮于關前,瀉痢而心驚不救;見此已可通彼,知偏何難悟全哉。
陳士鐸曰:男女之病,彼此相同,原無反背,故有病而可同斷也。唯胎產前後少異男子,故鬼真君又傳此篇,而於論孕娠獨詳也。至於小兒,原不必切脈,以氣血未全,各脈不十分准。鬼真君之論小兒,亦約略之辭,然而小兒純陽,所生之病多是飲食之傷,驚疳吐瀉之症。得此數言,以括其全,所謂要言不煩也。
又曰:婦人之脈少異於男子者,左尺多旺耳。男子左尺旺,實非佳兆。女子左尺旺,此陰血有餘,轉是佳祥,蓋易於受胎也。
又曰:婦人之病最難治者,以其性情多郁耳,鬱則氣血即不流通,經輒閉塞,而左關隨現澀脈矣。故看婦人之脈,貴切肝脈,辨其澀與不澀,是第一秘法。雖各經皆有澀脈,而左關不澀是其鬱未甚也。
又曰:小兒之脈,弦緊急俱是外邪,除此之外,皆內傷也。治內傷之法,補脾健胃為先,即治外邪,亦當顧正,雖純脈現弦緊弦急,未可單為祛邪也。
陳士鐸曰:男女之病,彼此相同,原無反背,故有病而可同斷也。唯胎產前後少異男子,故鬼真君又傳此篇,而於論孕娠獨詳也。至於小兒,原不必切脈,以氣血未全,各脈不十分准。鬼真君之論小兒,亦約略之辭,然而小兒純陽,所生之病多是飲食之傷,驚疳吐瀉之症。得此數言,以括其全,所謂要言不煩也。
又曰:婦人之脈少異於男子者,左尺多旺耳。男子左尺旺,實非佳兆。女子左尺旺,此陰血有餘,轉是佳祥,蓋易於受胎也。
又曰:婦人之病最難治者,以其性情多郁耳,鬱則氣血即不流通,經輒閉塞,而左關隨現澀脈矣。故看婦人之脈,貴切肝脈,辨其澀與不澀,是第一秘法。雖各經皆有澀脈,而左關不澀是其鬱未甚也。
又曰:小兒之脈,弦緊急俱是外邪,除此之外,皆內傷也。治內傷之法,補脾健胃為先,即治外邪,亦當顧正,雖純脈現弦緊弦急,未可單為祛邪也。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