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青主女科中的經痛證治(1)


【概念】
經行腹痛簡稱「痛經」。是指婦女在月經期或行經前後小腹疼痛難忍的症狀。如果經期僅感小腹或腰部輕微脹痛,這是正常現象,不屬「經行腹痛」範圍。
【證型】於中醫婦科學課本中多分為下列幾種
5. 氣血兩虛
6. 衝任虛寒
【辨證分析】
由於痛經在具體患者身上的表現不盡相同,故臨證時應從疼痛的部位、時間、性質,結合兼證等進行綜合分析。辨別要點:
1. 辨部位:少腹痛多為氣滯,往往痛連胸脅;小腹痛多為血瘀,痛多連及腰骶部。至於全腹疼痛者多屬脾胃不和。
2. 辨時間:經前、經期腹痛多屬實證,經後作痛多屬虛證。
3. 辨性質:痛而且墜,或時痛時止,或脹甚於痛的氣滯;痛無休止,或痛而下瘀,瘀下則痛減是血瘀。掣痛而拒按的屬實屬熱,隱痛而喜按的屬寒,刺痛的屬熱屬瘀。


而在傅氏女科中有關於經痛的條文有以下四條。
傅氏並不以濕熱鬱結為經痛之因,因濕熱多夾帶下,故於帶下門論女科溼熱甚詳,此則略之。若於調經門,帶下門,種子門等合參。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王清任的逐瘀湯方解與心得。

醫師專長

《丸方緩圖久則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