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青主女科帶下證治(2)


<目錄>女科上卷\帶下
<篇名>青帶下(二)
屬性:婦人有帶下而色青者,甚則綠如綠豆汁,稠粘不斷,其氣腥臭,所謂青帶也。夫青帶乃肝經之濕熱。肝屬木,木色屬青,帶下流如綠豆汁,明明是肝木之病矣。但肝木最喜水潤,濕亦水之積,似濕非肝木之所惡,何以竟成青帶之症?不知水為肝木之所喜,而濕實肝木之所惡,以濕為土之氣故也。以所惡者合之所喜必有違者矣。肝之性既違,則肝之氣必逆。氣欲上升,而濕欲下降,兩相牽掣,以停住於中焦之間,而走於帶脈,遂從陰器而出。其色青綠者,正以其乘肝木之氣化也。逆輕者,熱必輕而色青;逆重者,熱必重而色綠。似乎治青易而治綠難,然而均無所難也。解肝木之火,利膀胱之水,則青綠之帶病均去矣。
方用\x加減逍遙散。\x
茯苓(五錢) 白芍(酒炒,五錢) 甘草(生用,五錢) 柴胡(一錢) 茵陳(三錢) 陳皮(一錢)梔子(三錢,炒)
水煎服。二劑而色淡,四劑而青綠之帶絕,不必過劑矣。夫逍遙散之立法也,乃解肝郁之藥耳,何以治青帶若斯其神與?蓋濕熱留於肝經,因肝氣之郁也,郁則必逆,逍遙散最能解肝之郁與逆。郁逆之氣既解,則濕熱難留,而又益之以茵陳之利濕,梔子之清熱,肝氣得清,而青綠之帶又何自來!此方之所以奇而效捷也。倘僅以利濕清熱治青帶,而置肝氣於不問,安有止帶之日哉!
\x眉批︰\x
脾土喜燥而惡濕,土病濕則木必乘之,木又為濕土之氣所侮,故肝亦病,逍遙散減去當歸妙極。
\x歌括︰\x
帶下色青甚綠稠,原因肝經濕熱留。
利膀胱水解肝火,青綠兩帶自可瘳。
青帶加減逍遙散,柴胡茯苓白芍甘。
陳皮茵陳炒梔子,利濕清熱亦舒肝。


法按:青帶病機為肝經濕鬱,論中所提之肝喜水為腎水涵養,而非溼氣。
此方變逍遙散之溫而為解鬱清熱之劑,於逍遙散中去白朮,當歸之苦溫,生薑,薄荷之辛散,變為茵陳、梔子之清熱利濕,仍用茯苓健脾袪濕,而重用甘草配以白芍以緩肝之急。(另於辨證錄與辨證奇聞此方為白朮五錢、甘草五分,於傅山之用法較為相似,且對於濕症白朮效果可能更佳。故一併留著以代參考)。此方重點在於有肝氣鬱症,夾有濕熱之症,但若濕熱更重之情形,宜用後方黑帶下之利火湯,直折濕熱。(龍膽瀉肝湯似乎也可)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王清任的逐瘀湯方解與心得。

醫師專長

《丸方緩圖久則見功》